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中国知识传播,不论是碎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体系化知识的传播。
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功能,都是传播所承载的中国知识,而任何国家的知识体系既具有世界性,更体现为国别性。不同地理人文环境影响生活于其中的民众的知识获得方式,知识积累方式和知识体系构成方式,并因此形成特殊的知识传播方式。那么,若以回溯,复原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方式传播语言文化知识,即将体系化的语言文化知识在异国重现形成与塑造过程,就像电影倒片,磁带倒放,那么,语言文化的落地就会步步生根,落地即融。当然,酒香需久酿,叶茂必根深,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一旦过程完成并新的知识体系形成,就会结构扎实,根基深厚,枝繁叶茂且与所在国民众生活无违和感,当地民众犹如面对四季更替,使用柴米油盐醋,不知不觉接受中文与中华文化。
接受这个结果,只需要有人之常情,要有寻常心。也就是说,不能从追求宏观的传播效果推动这个过程的实现,否则要么不会有积极性,要么会很失望,因为是细无声的生成,所以所在地民众不会表现出具有时限性的欣喜与激动,就如同我们和家人在一起不会时刻处于激动之中。这也说明,从事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机构和个体不能有功利心。而从这种传播效果看,任何对中文与中华文化传播效果表示欣赏与欢呼的现象或态度,都恰证明了中文与中华文化在此时此地的传播效果是表层的,肤浅的。
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最终要推动还原中文与中华文化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实现克里奥尔化过程,这是真正融入异域文化的前提,也是最终目的。
沉静似海,是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效果最大化后的自然形态,也是最佳境界,因为任何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源于常识,人之常情,最终也会以常识的呈现方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源于常识的传播,更容易跨越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为或客观隔阂,成为民众的共情点,同情点,盈盈一水间,脉脉全是情。常识看似琐碎,具体,实际上代表了最真实的自然观,世界观,包括生死观。而吃喝拉撒,生死存亡,是最一以贯之的人的常识,除了表现形式有别,本质上不存在任何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因此,传播常识,是语言文化传播成功的起点和终点,自然也是重点。
俟河之清,人生几何?鉴于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性,实效性和即时性,常识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时代风云变幻中的语言文化国际化有时时不待我,换句话说,虽然还原式语言文化传播效果好,但事实上从传播者的主观性和传播环境的客观性都决定了不可能真正通过复盘语言文化形成过程实现语言文化异域融入,还必须从传播效果需要反推设计传播路径,手段,以期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制造常识,就是一种符合传播规律,吻合受众心理的语言文化传播手段,或者说技巧。
制造常识,就是变陌生为熟悉。语言文化传播基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并且交流双方或多方有跨越这种差异性的需要,这需要世界有良性的国际化大环境。常识始于陌生,任何需要传播的语言文化元素最初可能都是以陌生的面孔呈现在传播对象面前,所以最初也不要担心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而一旦确定下要传播的内容,就要以铁柱磨成针的耐心和恒心,以各种方式为传播内容提供“出镜”机会,在传播对象面前反复以各种形式、形象出现,参加与“粉丝”的互动,主动接受文化包装和设计,统一传播路径,聚集一切相关资源,持续日常传播。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熟能生情,日久入心,本来让人觉得陌生的语言文化元素或现象就会成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面孔”,常识也就“制造”出来了。这种基于工业制造思维形成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思路,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掌握了这种技艺并熟练运用,就能常识化地不断根据传播的需要,遵循规范化制造程序,生产出一道道能满足不同受众审美需要和生活需要的“家常菜”,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已成了家乡的味道。一朝入口,就会回味无穷,无论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种已融入体味的家乡味,历久弥新。
制造常识,就是把一家的变成大家的,一人的变成众人的,一国的变成世界的。常识包含偏见,消除常识中的偏见,本身也是制造新常识的一种方式。基于一人,一家,一国的需要推动语言文化国际化,就容易造成自带偏见、且容易遭遇偏见的传播现象。只有从传播起点就突破狭隘的传播视角,超越个体着眼整体,超越局部着眼全局,超越国别着眼世界,形成以传播目标为起点的传播观,就会从根源上突破各种语言文化形成过程中自带的狭隘的个体观,局部观和国别观,在传播过程中就能包容、吸纳传播对象自带的偏见,共同创造一个不带常识偏见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
超越偏见的常识,也需要一个制造过程,这个过程,犹如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精工打磨,最后才能制造出完美的产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包容性和交流的常识性,在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常识,从而在更高层面推动中外文化常态化相互理解和融合。
制造常识需要依托泛在化全媒体传播形态。之所以说是传播形态而非体系、机制等等,就是因为这里所说的媒体概念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世上一切传播者也是被传播者,风也是,雨也是,山也是,海也是,树也是,鸟也是,五官七窍是,蝴蝶效应是…人生于宇宙万物间,与万物就构成了万种传播关系,基于人产生的常识的传播,就要依托这万种关系,实现无所不在的泛在化传播,也只有通过这种传播方式传播的语言文化知识,才相对更容易成为常识。
常识传播一定是有机传播,一定是在泛在化传播有机生态系统中的传播。目前世界传播生态系统严重恶化,恃强凌弱、物种互噬现象普遍存在且有使人习以为常的趋势,若这种传播生态被接受为常识,必将进一步恶化世界语言文化生态,恶行遍世而日见不觉,世界美好就成了空谈和笑谈。打破文化交流的这个“旧世界”,创造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新世界”并使之成为人类生活的常识,是文化生态有机性的基本呈现形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世界和平理念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生态环境。
中华语言文化对世界上很多国家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体系,当中国重新出现在世界面前时,本来是常识的中国知识和思想重归陌生,新中国,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的全新中国知识和思想更让仍囿于传统中国认知的外国人感到陌生,因为新的中国知识和思想体系代表了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中国的新实力,是中国新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地位的标志。这种新虽是事实,但却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不愿面对,更不愿接受的事实。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直面挑战,全方位构建促新知为常识的转换体系,中国自主生产常识为世界共同生产中国常识,在常识转化过程中跨越国家边界和文化边界,将中国知识和思想转化为世界知识和思想,使中文自带的世界观助力中文成为世界的中文,将世界视域内相对区域性的中文和中华文化转变为相对普遍性、常识性的知识体系,融于大众生活,成为世界民众的共同知识记忆和情感记忆,成为集体无意识。
通过常识传播而实现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常识化,任重道远,但功在中国,更在世界,既如此,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孙宜学为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
链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4/18/WS66208e8fa3109f7860dd9d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