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APP】大模型如何服务医疗?上海市首个卫生健康语料库发布,首批医疗应用场景MaaS平台亮相
来源:新民晚报APP
时间:2024-11-28 浏览: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加速发展,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服务模式应运而生。27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携手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以及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公共服务 MaaS 训练及成果转化联盟,同时发布了上海市首个卫生健康语料库以及首批医疗应用场景 MaaS 平台。
图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发布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首个行业专属语料库上线,支撑医疗行业大模型训练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临床医学)1.0版和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公共卫生)1.0版。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致力于打造医学人工智能高地,按照专业化、适配性,立足最全知识体系、最丰富的场景适配、最广泛的数据来源,构建卫生健康领域具有前瞻性的高质量“语料魔方”,同步构建语料专项治理规程和工具链体系,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数据治理从基于规则到模型驱动的模式转变。
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临床医学)1.0版,覆盖100多个二、三级专科科目,兼顾常见病、多发病、急难危重症、肿瘤和罕见病;适配智能化就医咨询、门急诊分诊、辅助诊疗、医疗质控、临床教学和临床研究等近20种应用场景,整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共识、技术规范、诊疗指南和经典病例集等八个维度核心内容,语料规模达5TB。
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语料库(公共卫生)1.0版,聚焦基础资源、业务资源、主题资源三大类,细分至传染病动态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免疫规划和疾病控制等61个科目。适配多样化应用场景,支持从基层社区到各级疾控中心的多层次应用需求,例如传染病监测预警、公共卫生风险处置、健康评估干预与服务等3大类15个典型应用场景,整合国内外公共卫生权威指南、行业知识库、行业数据库、行业场景库等4个维度的核心内容,语料规模达3TB。
后续本市还将面向基础医学、健康管理、药物研发、中医中药等领域不断发布完善行业语料库,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语料规模和结构质量持续迭代。同时,还将持续深化小模型+智能体、语料终端一体机等语料数据服务的模式创新,为行业拥抱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构建全方位的语料数据能力基座,推动上海卫生健康领域从DATA4BI迈向DATA4AI时代。
搭建公共服务大MaaS平台,首批五个医疗应用场景发布
由联盟各方共同搭建的公共服务大MaaS平台,以上海电信“智云上海”为公共服务算力底座,其上汇聚硅基流动、无问芯穹等模型训推加速能力,兼容中国电信星辰、商汤日日新、阶跃星辰等基础大模型,同时根据公共服务行业特点将库帕斯通用语料库以及由行业权威机构提供的专属语料库纳入其中,基于公共服务大MaaS平台医疗、教育、民政等领域的机构可依据自身应用开发、场景落地需要,在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牵手共同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学研成果转化以及应用场景落地。
本次同步发布了基于公共服务大MaaS平台的首批五个医疗应用场景,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临床科研、医学教育的创新,如中山医院发布的“AI医健助手”,依托大MaaS平台核心能力,结合医院临床护理知识与通用医疗知识,打造的护理问答服务大模型应用,可为患者提供涵盖从疾病预防、精确诊断、个性化治疗、全链式护理到精准康复、随访指导等全周期健康咨询服务。
上海电信依托“智云网络”云网边端能力,以数字公话亭、APP和IPTV为载体,以数字人+大模型相结合的形式推出“就医小帮手”智能应用。当社区居民发生身体不适,但是选择就医产生困惑时,可以先通过“就医小帮手”描述自身症状或者就医需求,应用通过专业的医学大模型给予专业的、公立的就诊建议(依据各公立医院的诊室特色、定位距离、急诊开设情况等)。“就医小帮手”以覆盖社区的触点、专业医学大模型的能力与具有亲和力的数字人相结合,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就在身边的咨询专家。
公共服务MaaS训练及成果转化联盟成立、首个行业专属语料库上线以及第一批5个医疗应用场景仅仅是一个起点。上海电信公共服务大客户部云技术总监助理、高级专家沈鸣介绍,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和高校合作,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研发与落地。而在教育领域,也将着手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能力,打造个性化学习平台,提升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民政领域,将聚焦社区治理、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与水平;农业领域,我们结合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品质。此外,还将进一步构建市场转化运行的机制,推进优秀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产品化、市场化。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78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