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少高校针对学生求职技能提升,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讲座、工作坊,希望能够在学生求职时助上一臂之力。
2025届毕业生的就业季已经到来,面对各种招聘,大学生们做好准备了吗?是否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有了清晰的认知?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目标岗位匹配,是否就此做了提前的准备?……
近日,高校就业专家针对各类招聘会现场“简历门诊”大排长龙的现象和所谓的文科生就业难问题,给出了他们的观察与建议。
随着高校秋季招聘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2025届毕业生进入求职高峰。今年,各类招聘会现场依旧火爆,除了各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简历门诊”摊位前也大排长龙,构成了秋招现场的一个特色现象。这一现象也折射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技能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简历是毕业生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每一份简历都承载着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这片“简历海”中,究竟该如何精准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求职目标不明确怎么办?
通过现场“坐诊”多个“简历门诊”,笔者发现,缺少“求职目标”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的共性问题。细问原因,有的学生在进入招聘会前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或者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不知道“想要什么”;有的学生应聘的目标岗位有多个,想根据现场的招聘情况再手写求职目标;还有学生想要跨专业求职,但已有的经历与求职目标对不上……
要知道,求职目标是个人简历的核心和灵魂。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提升简历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帮助招聘方迅速理解求职者的职业规划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快速筛选合适的候选人,由此减少双方的时间成本。所以,对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求职目标的确立不能“临时起意”,而是需要在校期间进行前置思考和规划。
那么,一些已经进入求职市场又存在目标缺失的毕业生还可以做哪些补救工作?
对此,笔者提供几种应对参考措施。
对于求职目标不明确的求职者,可以从专业相关、学长学姐去向、亲朋好友就业领域等不同角度先尽可能多地扩大自己可选择的“职业库”,再根据当前招聘市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求、个人意愿、能力匹配等“条件合集”进行筛选,在清晰求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目标岗位的招聘要求有针对性地撰写简历。
对于一些“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但不知道喜欢什么”的求职者,首先要确定,自己“不喜欢”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是基于实习实践经历或其他客观判断依据做出的理性判断,建议从找工作的紧迫性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地域、薪酬等方面的明确期待入手,叠加自己可选择的机会,用“排除法”来确定当前的求职目标。但一些只是凭感觉判断“不喜欢”的求职者,建议要进一步澄清“不喜欢”的具体理由以及通过自身实践或者了解更多信息来评估感觉是否准确,以免错失原本可能的就业机会。
对于应聘多个岗位,且不同岗位之间招聘要求差异较大的毕业生,建议充分了解各目标岗位的招聘要求、岗位职责、所需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准备不同版本的简历,避免“一份简历打天下”。例如,某非师范类毕业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且有培训机构的实习经历,那么各类教育单位的教师岗与企业类单位的职能类岗都可纳入求职范围,针对前者,这位求职者可在简历中突出实习经历中的讲课能力,针对后者,则可突出实习经历中的人际沟通、协调应变等能力。
再举一个例子。对一些想要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求职目标空缺并不能“掩盖”专业背景的不匹配。此时,建议求职者更清晰表明自己的求职意向,认真研究目标岗位的要求并比对自身与目标岗位的契合点,再通过简历将匹配的内容呈现出来。
简历空空怎么办?
笔者从“简历门诊”上 看到,部分学生由于求职准备不足、科研压力较大等情况,简历呈现的内容十分有限,甚至不足一页A4纸。简历是招聘者了解求职者的“第一扇窗”,内容单薄的简历往往导致被选中的概率降低。所以,简历内容不足但求职需求迫切的毕业生,在简历撰写和求职渠道上都要进一步打开思路。
首先是简历撰写。缺乏校内外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可以深入挖掘专业技能、科研项目、教育背景等关键信息,寻找与岗位相关的亮点和成就。所谓“工作经验”本质上是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正式的实习,但在校内外做过勤工助学,其中包含的行政事务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等都可以挖掘。
此外,简历内容不足时,也可以考虑利用附加材料来补充信息,如作品集、推荐信、获奖证书等,这些材料能够进一步展示求职者的能力与成就,增强简历的说服力。
当仅投递简历成功率不高时,毕业生要主动探索更多获得面试机会的渠道。比如,有的求职者因为科研压力比较大,没有太多的校外实习经历,但科研项目经历丰富。不少科研项目都是校企合作的成果,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推进科研的同时寻找就业的可能性。还有的学生所在专业有通过导师和学长学姐推荐就业的传统,也可以用好这些渠道。
总之,在简历内容不足的情况下,求职者要先想办法让自己进入到招聘方的视野。
如何巧用AI为简历增色?
笔者还发现,不少学生的简历还存在基本信息过多、个人照片随意、简历模板复杂、时间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对于具备较高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基础性问题眼下都通过自学或者借助AI工具的方式予以解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I在招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学生可以充分应用AI技术,在优化简历撰写、进行面试准备、探索就业机会等方面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例如,当前市场上已有众多AI简历撰写工具,能够帮助毕业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简历。
当然,使用AI工具也有注意事项。
首先,要认识到AI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简历撰写者。简历除了展示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性,也反映求职者的态度和风格,使用AI工具能够协助毕业生生成文本、提供建议或优化内容,但求职者本人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成的内容进行检查和润色,确保其符合求职目标的需求和标准。
同时,现成模板和AI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风格雷同、内容表达单一、重复率高等问题,无法充分体现求职者的个性和特质。因此,学生在选择和使用AI工具时,需要考虑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最后,使用AI工具时,还需要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和数据安全。
(作者为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新生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链接:https://dzb.whb.cn/2024-12-13/8/detail-87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