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年报·青春上海】你是否患上了“空心病”?你是否需要一场生命的教育?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   时间:2024-12-23  浏览:

你是否会时常感到生活无聊,空虚又迷茫?这或许就是“空心病”的体现。在由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党委学研工部、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上海市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各大高校的生命教育专家刻画了一幅Z世代的大学生肖像,师生也共同对生命教育的开展各抒己见。

 大学阶段容易产生“空心病”

信息爆炸,思考浅少,机会更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这是“Z世代”的特征。“空心病”“脆皮”“佛系”“小镇做题家”等,也因此成为年轻人中盛行的标签。

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李红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案例研究时总结了这些大学生的肖像特征。比如矛盾化,经常是积极与消极情绪交织共生,同时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融合,亚文化蓬勃兴起,多元文化交织碰撞。又比如网络化,“他们非常依赖网络开展活动,通过网络构建出了一个虚构的主场,反映了Z世代社交模式的深刻变革。”

李红表示,同时这些年轻学生又呈现出向上跃升的精神追求,“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精神创新与内涵丰富。”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自我的需求深度关注,更注重彰显个性与自主抉择。

从各种实际的心理案例来看,这些复杂的环境则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生命困顿”。“比如有的人会呈现出一种强迫型活跃状态,以消耗大量精力,减少思考所谓无意义问题的时间。有的人则体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精神状态,陷入无目标和乏味无聊的情况中。还有的人会表现出总是怀疑其他人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伪装成对生活的高度清醒和成熟态度。”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产生迷茫和困顿感,我们称之为‘空心病’。”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陆可心表示,他们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13.7%的大学生被检出焦虑,20.8%被检出抑郁。关注大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填补这种“空心”,剥开一些困顿,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意义。

李红表示,生命的诞生、成长、传承、孤独、亲密、韧性、哀伤、选择等内容,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生命教育知识体系。在大学校园的有限情境中,如何充分利用教师和教育资源,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需要师生共创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体验式学习,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

体验式教学共解生命之惑

记者了解到,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目前已尝试将生命教育课程延伸至第二课堂学生活动与第三课堂新媒体阵地,开设“生命故事咖啡馆”系列生命教育工作坊、“你好生命”公众号专栏等,初步取得成果。但提升高校生命教育体验式课程质量还需要集各界之力,优势互补,共创共建。

这一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讨会,正是一次“共建”的机会。上海高校的专业心理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共解生命之惑。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时进表示,只有人才有“无意义感”,当他(她)觉得“无意义感”时,其实就是在寻找“意义”的同时。他认为“爱”跟“死亡”这两个话题都是对生活在没有意义中间寻找意义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因而未来会决定现在。

上海建桥学院心理中心顾问张海燕分享她退休后的工作历程、具体实践,以人生叙事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在云南寻甸县开展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以及克服病痛,对“助人”专业上的坚持与贡献,以生命影响生命,将希望的火种传递学子的生命教育践行的故事。

东华大学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已有五年,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曹宁宁分享了如何生命教育与思政工作、辅导员工作、团学、团委工作结合的实践。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彬则介绍了艺术疗愈如何与生命连接,让心理课程教育和艺术实践相互交融的实践。

来自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学生代表也提出自己对生命教育的建议——希望老师以“朋辈”的角色,更细微地观察和接触学生;希望生命教育课课时延长;希望老师可以用更有传达力、更为委婉的方式传递现实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12/23/17349408591395924358.html


联系我们

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email protected]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