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世博进行时》访谈实录:世博规划和设计

来源:   时间:2005-03-01  浏览:
    主题:世博规划和设计(播出时间:2005年2月27日) 
    嘉宾: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研究员、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教授郑时龄 

    主持:高源    

  主持:今天来到我们990直播室的嘉宾郑时龄是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上海世博研究中心研究员、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教。郑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社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建筑师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也是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主任。我注意到郑教授的设计作品非常多,代表性的有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复兴高级中学等等。今天非常高兴您能够作客990直播室,为我们带来有关“世博规划与设计”的话题。首先要问您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有没有特点?有哪些特点?您能不能谈一谈? 

  嘉宾:世博会基本上是城市的世博会。回顾历史,成功的规划当然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保障,但也没有报道说哪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仅仅是因为有成功的规划,它还取决于和城市的关系。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其他历届世博会总体规划上都没有反映的,就是它和城市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因为它就在城市的中间,其他的世博会往往在城市的郊区。早期的世博会,比如伦敦世博会、巴黎世博会是在城市的中间,但那时只是一幢建筑,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包罗进去了,因此它对城市的东西也只不过是个体和城市总体的关系,但是对上海来说却会牵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尽管我们有点类似于塞维利亚92年的世博会,也是在河边,在工业区,但是我们对城市的影响可能比任何一届世博会都大,所以我决定这是它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主持:您这么一说,我好像就勾勒出了我们所独有的一点,比如我们是在城市中间,而且不仅仅是一幢建筑,是一个群,并且是在工业区,在河边。这是一个比较密切的特点。您刚刚也谈到了以往世博会的一个规划,那么作为一个比较,它们是怎么规划的?它们和我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嘉宾:像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是在海德公园建造了一幢很大的建筑,当然这个建筑对以后的工业化和建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毕竟只有一幢建筑。后来的巴黎,一共举办过8届世博会,都对城市有不同的影响,它甚至也想要把城市沿河边的发展,甚至于分不同的地区,把旧的工业区和住宅区进行改造,也是有过这样一些特点的。但是比较突出的我们觉得是1992年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它是利用了原来的旧的地区来进行的。它对城市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影响。它对卡度哈岛进行了成功的开发。另外一个像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它和整个城市规划的结合,还有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是依托原来的一个会展中心加以扩大。像今年3月份就要开幕的日本爱知世博会,它是在城市以外的一个自然地区里进行开发,以后全部恢复原貌,这个也是有它非常大的特点的。世博会它总有一个目标,它耗资巨大,往往会耗费举办国很大的资源,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因此怎样利用世博会对城市进行促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世博会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听您刚刚介绍也能总结一下,就是历届世博会总归是要利用一下的,因为投入那么大总要有一点产出的吧。就是说目的是什么,通过世博会想有什么样的效果?有些较纯粹的像旧城改造,还有像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就是怎么样体现主题。那么我们这届世博会呢?它的出发点是什么? 

  嘉宾:我们的世博会代表了我们国家现在一个欣欣向荣的面貌,代表了我们国家经济、城市、文化各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竞争力,对上海世博会来说要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很多国家都是在本国的蓬勃上升期举办世博会的,像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通过这次的世博会使日本整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很大的一个发展。还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建筑也不是很起眼的,也像中国的某个时期一样,建筑出于世界的边缘,但是70年代以后就飞速地发展,使我们不敢小觑日本建筑师的实力。这个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而且日本1970年的世博会成为了历届世博会的里程碑之一。对于上海来说,办好这届世博会,会对我们今后的科技、国家的整个的文化的发展、经济实力、城市竞争力等等会有很大的促进。 

  主持:郑教授在谈的时候还是紧密地结合您的专业――建筑啊。我们刚刚谈到了2010年世博会规划的特点以及和历届世博会规划相比较,之后要进入一些较细节的问题了,比如,我们这届世博会是在城市中心沿河建造的。在规划中有一点要注意的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样来利用沿河地区的原有的建筑呢?就是把全部都拆除建新的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利用? 

  嘉宾: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不是在一片空地上进行改造,我们也不像其他的国家,比如里斯本。它那时也是在老城乡进行改造,但是它可以全部拆除,它有很大燃料、屠宰场、甚至一片很大的垃圾场,那么可以毫不可惜地拆掉。可是我们现在是在一个人口密集,工业也密集,而且有很大很好的厂房,里面也有历史保护建筑。我们一方面是要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另一方面从生态的角度来说也不该制造很大的建造垃圾,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东西,所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主持:您的观点就是有偿地、部分地吸收,在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还有部分是建新的。 

  嘉宾:对,有部分是会妨碍世博会的开展,有一些建筑是要拆掉的,而有一些建造是有保护的价值。这次世博会总体规划中也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像浦西的江南造船厂,它里面列进保护名单的就有四处,像这种情况就要保护进行改造。在浦东也有些建造也在考虑怎么样进行利用改造,原来江南造船厂里有很好的厂房、船坞也都要考虑进去。当然还有些问题也要深入地思考。像上钢三厂有很多大厂房,怎么利用呢?我们可以做一些联合展馆,我们把它进行改造,国外也有很大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国内现在也在重视这方面了,在上海市区也有利用老的厂房进行改造成功的例子,上海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很多城市的前面。 

  主持:对,这是一个课题,怎么样来利用旧的厂房,甚至是旧的仓库来改造成展览的场所或者与艺术相结合。像苏州河沿岸就有成功的案例了。 

  嘉宾:苏州河可以说是现在上海发展的一个亮点了,老建筑散发了新的生命力了。 

  主持:这点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我们也非常好奇,希望看到本来是旧的厂房怎么样来散发出生机,这也是摆在您这样的专家面前的课题。 

  嘉宾:这个课题也有建筑师在考虑了,像上海第九设计院,他们已经在考虑江南造船厂的建筑怎么样来利用和改造,他们也有很成功的经验了。 

  主持:以后我们可以专门展开一个话题开讨论一下啊。这也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一早,您是8点钟就到我们电台来了,碰到了一些同事,大家不约而同问您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啊?” 

  嘉宾:这个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百姓到领导,人人都会要问的一个问题。早期的建造要么是一幢建造,要么是集中在很小的一个地区,因此这个建造必然会成为标志性的,而且世博会是新生事物,必然带来新的东西。比如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但是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世博会以后,好像就没有怎么见到标志性的东西了。顶多有个很小的标志或者是小品这一类的,但是都不称其为标志性建筑。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世博会的标志,事实上将来世博会将有一大群建筑,像200万平方米甚至更多,那么怎么来体现这个东西呢?事实上它是世博会的整体的一个精神。它可能会有各个国家的展馆,比如像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当时的那个德国馆,是个很好的建筑,对以后的建造历史造成很大的影响,它展出以后拆掉了,但是在人们的心中把他当作一个标志,所以到1986年又重建。对我们来说,将有很多的展馆,这些展馆能不能成为最后的整体实力水平的标志?代表中国建筑发展的一种标志?代表上海水平的一种标志?还有,中国馆能不能成为代表21世纪中国建造的一种象征?这个就需要我们的努力。这次也会有地区馆,那么上海馆能不能创造一个上海的标志?这个标志不在于大,就像古人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要从这方面考虑,而不是再去搞个大的,像埃菲尔铁塔一样的,人家已经在前面了,你了不起是一个模仿了,你做的再成功也可能及不过它。所以我觉得可以和它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当然我们可以刻意地去追求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比如做个什么雕塑啊,做个观景塔啊,这个是可以的,但是总体的建筑水平可以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标志。 

  主持:对,您这句话说的很关键,就是心目中的标志。我觉得也是,到底什么是标志呢?就是关键是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什么?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就是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即使以后拆掉了,在人们的呼吁下也会重建的。这是心目中的丰碑。所以说这也是个非常难的问题。 

  嘉宾:因为建筑是耗资巨大的,它不是搭积木是可以拆掉的。而且这次世博会可能留下一些最好的建筑。这个就需要经过大家的思考和讨论,究竟我们要弄一个什么东西留下给我们的后人。 

  主持:您在这里又谈到,究竟应该留下什么,这里又涉及到一个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问题了。 

  嘉宾:对,我们不希望做一些临时的建筑,希望延长建筑的生命,最充分地利用建造的材料。在我们目前的建设当中可能还没有完全体现这一点。在世博会的建筑上投资是会非常巨大的,我们要好好想想怎么样来利用好。 

  主持:就是到底应该留下什么?对于世博会的场馆好像已经有两种不同的利用了,一种是全部留下来,还有就是像日本爱知世博会,办好后会全部拆除恢复原样。 

  嘉宾:这个也是思考,对于上海来说,因为在城市中心,不像爱知是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那么它要恢复原状。我们是有相当部分可以很好利用的。 

  主持:这也是和定位的不同有关的。他们这次是“自然的睿智”,体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而我们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里有我们的一个老听众史先生,他想谈谈世博园区一个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史先生:新国际展览中心高层领导说:看今后的趋势,还是以新国家展览中心作为展区比较合适,因为他们那里的道路比较宽广,展馆比较宏大。就是你们世博园区搞大展览的优势不及他们。依我看呢,世博园区后续利用做外贸金融中心比较合适。还有,你们现在的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规划方案里面我觉得还缺乏一个停车场,那是一个很宽广的地方,里面没有停车场会觉得很不方便。罗马的梵蒂冈有个圣彼得广场,我们也可以仿造他们那要搞个很大的停车场。 

  嘉宾:对,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是比较重要的,这个问题是会一直在想的,甚至到2010年以后还是会想。这个地区是非常大的,有5.28平方公里。所以会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现在也规划了,将来可能有会展中心,因为我们上海是缺少一个非常大的会展中心,像2006年,上海会举办一个生物方面大型的会议,我们就没有地方了。然而很多国家都有。刚刚史先生谈到的新国际展览中心,那个地方是有展览但缺少会议,所以要平衡。园区里面将来还会有很多的博物馆,像传播博物馆、近代工业博物馆等等。当然也会有些是拆掉了进行新的开发。因为它是滨江地区,也要考虑到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的发展对整个上海城市的一个影响,所以后续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而且这个后续利用的定位,到底体现怎么样的功能也是很重要的。这里还有个问题和您的本行也是有关系的,您刚刚有提到中国馆怎样来建造的问题,那么一提到中国馆呢,就会把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堆积上去。那么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您,您会把它设计成什么样? 

  嘉宾:这是非常难的课题,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历届的中国馆都是由搞广告设计的人在负责,要么是贴个牌楼,要么是弄个长城,要么是贴些脸谱,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不代表中国,我们应该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这个要发动中国的建筑师来思考这个问题。日本的建筑我刚刚说了,70年世博会之后有很大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应该通过2010年的世博会把中国的建筑推向世界的舞台,使中国建筑师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主持:您说的很好,这个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契机也是职业发展的契机。 

              (周瑾珏根据录音整理) 

              来源:世博网  日期:2005-03-01



 

联系我们

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PG电子游戏爆分视频爆大奖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email protected]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